CNAS认可咨询/CMA认定咨询/实验室资质申请

专业的CNAS/CMA实验室资质申请咨询与辅导机构

400-772-2056

CMA认定评审准则最新:2025年全面解读与实施要点

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是CMA(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)工作的核心依据,直接关系到实验室能否顺利通过资质认定。2023年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版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(以下简称“2023版《准则》”),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,并持续适用于2025年及以后的CMA认定工作。本文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文件、配套解读及行业实践,系统梳理最新《准则》的核心变化、关键要求与实施建议。

一、最新《准则》的基本情况

1.1 文件依据

  • 发布单位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  • 文件编号:无独立文号,以公告形式发布(2023年第21号)
  • 实施日期:2023年12月1日
  • 替代文件:原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(2016年版)及8个补充要求

官方原文获取路径: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→ 政务 > 政策法规 > 规范性文件
或直接访问:https://www.samr.gov.cn

1.2 结构框架

2023版《准则》采用“总则 + 评审内容与要求 + 附则”结构,共十八条正文,不再区分通用要求与特殊领域要求,而是通过“引用其他技术规范”的方式实现差异化管理。

二、2023版《准则》五大核心变化

变化一:整合简化,统一评审尺度

  • 将原“通用准则+8个补充要求”合并为单一文件;
  • 不再单独发布机动车、食品、环境等领域的补充要求,相关特殊要求通过引用《资质认定条件》或行业标准体现;
  • 实现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减少执行差异。

变化二:强化主体责任与诚信要求

新增条款明确:

  • 检验检测机构应以公开方式作出自我承诺,内容包括遵守法定要求、独立公正从业、履行社会责任、严守诚实信用;
  • 自我承诺需在官方网站、办公场所、质量手册中公示;
  • 对虚假承诺或出具不实数据的行为,将依法从严处罚。

变化三:突出技术能力与结果有效性

  • 将“确保结果有效性”作为独立评审要素;
  • 要求建立质量控制计划,包括内部质控(平行样、加标回收等)和外部质控(能力验证、实验室间比对);
  • 明确非标准方法使用前提:必须经过确认,并证明其科学性、适用性和可靠性。

变化四:优化人员管理要求

  • 不再强制要求“中级以上职称”,而是强调“技术能力与岗位匹配”;
  • 授权签字人仍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(如博士1年、硕士3年、本科5年相关经验);
  • 明确劳务派遣人员可从事检测工作,但需纳入统一管理体系。

变化五:明确信息化与数据安全要求

  • 要求对电子记录和报告实施有效控制;
  •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安全性
  • 对软件、自动采集系统需进行验证,防止数据篡改或丢失。

三、2025年CMA评审八大核心要素(对照表)

根据2023版《准则》第七条,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:

评审要素核心要求实施要点
1. 机构主体依法成立,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非独立法人需提供母体授权文件;经营范围含“检验检测”且无生产销售等冲突业务
2. 公正性与保密独立于利益相关方,保护客户秘密建立公正性风险识别机制;制定保密制度并培训员工
3. 人员管理人员能力与岗位匹配建立人员档案、培训计划、授权记录;关键岗位不得兼职影响公正性
4. 场所环境固定场所,环境满足检测要求提供产权或租赁证明(≥1年);对温湿度、洁净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监控并记录
5. 设备设施配备必要设备,具备溯源能力设备清单与申请项目匹配;校准证书覆盖量程和准确度;无法溯源时采用核查手段
6. 管理体系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覆盖《准则》全部要求;试运行≥3个月;完成内审与管理评审
7. 检测方法使用有效方法,完成验证/确认优先采用标准方法;非标方法需确认;方法偏离需审批并验证
8. 结果有效性确保数据可靠、报告准确实施内部质控;参与能力验证;原始记录包含足够信息,可追溯

四、与旧版《准则》主要差异对比

内容维度2016版2023版(现行)影响说明
文件结构通用准则+8个补充要求单一文件,引用其他规范简化申请材料,统一评审标准
职称要求强制中级以上职称强调“能力匹配”,职称非唯一标准更灵活,注重实际能力
自我承诺无明确要求必须公开承诺并公示强化诚信约束,接受社会监督
信息化要求未专门提及明确电子记录控制要求适应数字化检测趋势
结果有效性分散在各条款独立成项,重点突出评审更关注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

五、2025年实验室实施建议

1. 全面对标新版《准则》

  • 组织全员学习2023版《准则》全文;
  • 对照八项评审要素开展自查,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;
  • 删除过时表述(如“必须中级职称”),更新为“能力匹配”。

2. 完善自我承诺机制

  • 在官网首页或“关于我们”栏目公示《自我承诺书》;
  • 打印张贴于办公区域;
  • 将承诺内容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。

3. 加强结果有效性控制

  • 制定年度质量控制计划,明确PT参与频次;
  • 对关键项目建立控制图或趋势分析;
  • 确保原始记录包含采样、前处理、仪器条件、计算过程等全部信息。

4. 规范电子数据管理

  • 对LIMS系统、自动采集软件进行验证;
  • 设置权限分级,防止未授权修改;
  • 定期备份数据,确保可恢复。

六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Q:2025年申请CMA是否仍需满足2023版《准则》?
A:是。2023版《准则》自2023年12月1日起长期有效,2025年所有新申请、复查、扩项均按此执行。

Q:已按2016版建立的体系是否需要重写?
A:无需完全重写,但需对照新版进行修订,重点补充“自我承诺”“结果有效性”“数据安全”等内容。

Q:非标方法还能用吗?
A:可以,但必须完成方法确认,并证明其适用于预期用途,且不得用于司法鉴定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法定场景。

结语

2023版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标志着CMA管理从“合规性审查”向“能力与诚信并重”的深度转型。对于2025年计划申请或维持CMA资质的实验室而言,深入理解并全面落实新版《准则》要求,不仅是通过评审的前提,更是提升技术公信力、赢得市场信任的根本保障。

建议实验室以新版《准则》为契机,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从“符合标准”走向“创造价值”,真正实现“科学、公正、准确、高效”的检测服务承诺。

分享文章

需要与我们联系?
400-772-2056
×

免费咨询方案

免费评估认证方案和报价